在篮球位置模糊论大行其道的今天,纠结于球员具体去打什么位置真的有必要吗?

在极度重视球员摇摆能力,突出功能性的当下,人们已不再浅薄地以身高体型标准来划分球员位置,而是更侧重于技术特点,球队需求及阵容配置来淡化刻板印象。

从组织前锋到控球后卫,詹姆斯几乎锁定助攻王的前后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约基奇作为掘金队进攻影响力最足的移动Buff,搭档投射型后卫或是无球空切流前锋于体系运转无碍;而凯尔特人锋线群也有足够资本贯彻无限换防与区域联防结合策略。

复赛伊始,马刺再次将德罗赞的前锋标签擦得闪亮,一大四小正式落成迫不得已;而76人让西蒙斯向上摇摆试图解决兼容问题,到底是自断一臂还是兵行奇招尚未可知。

这一次变阵调整之后,马刺“破罐子破摔”能否延续季后赛纪录?而布朗“壮士断腕”又能否助76人重回分区决赛级别球队的讨论行列之中?

进一步“畸形化”的马刺踏上快车道,德罗赞打四号位的效果出人意料?

继阿德不愿打中锋到低位背身勇冠三军后,马刺优良传统终于由德罗赞沿袭了下去。

先是休赛期小莫里斯虚晃一枪,又不曾想新援卡罗尔难堪大用,再到阿德莱尔斯相继宣布赛季报销,马刺在预期目标变更后只能破釜沉舟,而本以练兵为由却获意外之喜。

大举启用新人的残阵马刺先后斩落国王灰熊,又与76人打得难解难分,与掘金一役中禁区被体型运动优势兼备的丹佛军团碾压也在预料之中,依旧保持着冲击季后赛的希望。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德罗赞似乎找回了关键球技能包,复赛以来他在末节能够以83.3%的恐怖命中率贡献11.8分,造犯规制造杀伤加无解中距离应有尽有。

尽管德罗赞的组织技艺日臻娴熟,可马刺确实没有足够资本在保障防守厚度的前提下配置至少三个空间威胁点来摆出一套极致空间阵,而退一步来看在后场布设多发起点驱动,将速度机动拉满尚有余力,这便是所谓的搏命阵容。

如此一来对手反制策略意图相当明显,比如舍弃一定的前场篮板,优先回防扼杀马刺推起反击潮;禁区内给足身体对抗,生吞活剥并大打错位进攻等等,马刺照单全收同时能够给予怎样程度的迅猛回击:如加强转换进攻的冲击和期待外围手感回暖(犯规危机及高对抗下的投射罚篮失准也是可预见的),决定了他们能否将比赛拖入泥沼战,然后打更考验针对性和攻防资源的决胜段?

情况实不容乐观。

归根结底,德罗赞四号位变阵有形无实,不过是权宜之计。对手依旧是祭出防守最好的侧翼来执行对位,所谓的体型压制与此前打二三号位时无异;倒是防守端阿赞能够依托阵型尽量不被生吞活剥已是在可接受范围内。

唯一利好在于德罗赞在此空间加持下能够将自身改变阵型能力提高至更高档次之上。

主动消弭错位优势来改善空间环境,献祭自我还是人尽其才?

将西蒙斯推上四号位同时将米尔顿提上首发与理查德森搭档后场,看上去是一箭双雕之策,而事实上却也极有可能误伤到西蒙斯。

米尔顿何许人也?

有无球能力兼备,以45.7%的准星保有1.5记三分球的输出(复赛以来三分球13中6)同时有望肩负更多策动挡拆作外弹威胁点任务的可能,目的自然是改善空间环境。76人变阵空穴来风?名不见经传的米尔顿顶替霍福德是否可行?

在双能卫位置上展示出相当不错的技术完成度又不仅限于定点型战术投手,以精准射术+一定量的持球能力及传导球意识(升至首发后效果如何尚待考察)+超过预期的防守水准自76人后备军团脱颖而出。

此外,将霍福德移至替补席来担任二阵容内线防守保障及策应点,搭档持球挡拆型后卫空间点同时提高更符合自身条件的进攻权限也是老生常谈,以退为进也算是及时止损。

可问题在于,如果单纯是让西蒙斯担任控球前锋的话并非不妥,但让天才控卫频繁站底角走空切位逐渐蓝领化无疑是自讨苦吃。迷失的詹姆斯接班人——西蒙斯是如何于攻防两端影响76人的?

西蒙斯的错位优势无以展现,转换攻框威胁一并减少,本想着在禁区翻江倒海一番又受限于技术特点无能为力,在对位尺寸更足的四号位球员时个人伤病风险无以回避。

企图利用西蒙斯趋向功能化的方式来消弭阵地战拖累进攻的负面影响并不切实际,他的“半吊子”无球属性尚不足以弥补继续由他主控带来的正向增益,得不偿失。

此举并非像是常规的人员调配或是阵容磨合,倒是像一场披着变阵外套的“相信过程中唯一真核”对照实验,到时候关于费城双帝谁留谁走的桥段又将再次上演。

由此来看,与四号位体型本不搭边儿的德罗赞被迫推上去后打得却得心应手;而天生一副好皮囊锋线尺寸的西蒙斯,倒像是被夺了兵权身不由己。

毕竟无位置篮球的精髓要义,从来都不只是以身型,向上向下摇摆弹性或是全能身手定论,而是如何在合理空间下人尽其才并实现各自功能最大化。